頂尖人才孵化器 —「半導體學院計畫」
2025/06/30
全球車用晶片荒掀起世界各國對臺灣半導體晶片需求,為持續擴大臺灣半導體技術領先優勢,行政院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及「高等教育沙盒創新條例專法」,在臺大、成大、清華、陽明交大、中山耗時12 年斥資96 億設立「半導體學院」,每年增額養成400 名碩、博士。黃崇仁董事長認為臺灣已經成為「半導體矽谷」,維持領先地位的關鍵即在人才的養成與自給自足,力積電投入半導體學院的動因便是希望培訓更多的臺灣工程師。力積電是國內四大半導體學院贊助企業中少數全部參與及捐助經費的企業,計畫每年投入一億元資助四所大學半導體學院,期望12 年間能為臺灣培育超過5,000 位半導體專業人才,同時網羅更多人才加入力積電共為臺灣半導體產業貢獻所長。
2024 年度半導體學院研究計畫成果:
- 辦理 2024 年陽明交大產學創新研究學院研究成果發表會,邀請陽明交大9 位教授至力積電進行研究計畫的成果說明與交流,與陽明交大合作的研究計畫中有3 件已通過公司內部審核申請專利中,另有2 件已通過智權單位審查投稿論文發表。本年度臺大重點科技學院成果發表改為Poster Presentation 型式辦理,由研究生透過講解論文海報方式向公司同仁介紹19件合作研究計畫的成果,其中有5 件研究計畫申請專利中,另有4 件申請期刊論文發表,及16 篇研討會論文發表
- 與清大合作《Self-Powered AlGaN/GaN HEMT-Based Sensor Integrated with Rotational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Analysis》研究計畫投稿至Nano Energy 期刊,等待發表中
- 陽明交大合作的研究計畫專案中有 3 案已提出專利申請,另有兩案提出論文申請並已通過內部智權單位審查
- 成大智慧半導體與永續製造學院的第一階段研究計畫共12 個專案已經於 2024 年底完成,其中透過導入 6 個產品品質監控專案(AVM)來協助產線產品的品質預測並提升品質,另外6 個機台健康度預測(IPM)技術,讓力積電設備工程師可以監控機台或主要零件的健康度,降低異常發生的機率;透過產學合作的經驗延伸,也讓公司內部自行開發更多相關專案
此外,力積電亦不定期與四校半導體學院進行交流及討論,安排主管至半導體學院進行書報討論或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