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發展衝擊議題評估問卷


  • Step1
  • Step2
  • Step3
  • Step4
  • Finish

Step1

PSMC期望透過多元管道,與所有關心本公司的朋友們持續溝通公司治理、環境、社會等面向資訊,努力實踐您對本公司永續發展的建議與指教!為使揭露的資訊內容能夠更符合您的需求,懇請您撥冗填答,謝謝。

本調查採不記名方式,所得資料僅作為本公司分析相關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使用,不作為其他用途。

請避免全部填寫一樣分數,會視為無效問卷。
*負向衝擊與正向衝擊應分開獨立評估,且皆須填寫衝擊分數!

利害關係人類別 *

環境面 :

Step2

請根據以下議題對於公司營運與整體治理、經濟、環境、人與人權之衝擊程度進行評估:

.正向衝擊:組織於該議題若有完善執行,對於經濟、環境、人與人權的正面影響(包含已發生、可能發生)。(例如:組織採取措施降低客戶的再生能源成本,因此使更多客戶從使用非再生能源轉向再生能源,進而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

.負向衝擊:組織於該議題若未執行或未執行良善,對於經濟、環境、人與人權的負面影響(包含已發生、可能發生)。(例如:組織為降低產品成本未研發或規劃使用再生能源,可能加速氣候變遷的發生進而促成對周遭環境與生物的負面衝擊。)

氣候策略(正向衝擊) *
若企業有效管理氣候變遷議題,可降低營運風險、提升能源效率與資源利用率,並創造低碳產品與新商機,帶動經濟與社會正面效益。

氣候策略(負向衝擊) *
若企業忽視氣候治理或減碳作為不足,可能導致營運中斷、成本上升與法規風險,並造成環境惡化與社會負面影響。

能源管理(正向衝擊) *
若企業有效落實能源政策與管理措施,包含電力使用及節能作為、再生能源使用等,可協助減少排碳並吸引更多投資與客戶,帶來營運與形象上的正面效益。

能源管理(負向衝擊) *
若企業能源管理不足,電力使用效率低或再生能源運用有限,可能面臨高額電費與排碳費用,長期將導致營運成本提升並降低產品競爭力。

水資源管理(正向衝擊) *
企業若能有效管理取水量、排水量及耗水量,並訂定明確的水資源管理目標與措施,不僅可維護周圍環境,亦能建立企業的正面形象。

水資源管理(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妥善管理水資源,取排水不當或缺乏相關措施,可能面臨高額罰款或營運中斷等風險。

廢棄物管理(正向衝擊) *
企業若能有效管理營運產生的廢棄物,包含丟棄處置辦法及回收作為,並訂定明確的管理目標與措施,可降低外部風險及環境成本,提升產品在永續議題上的競爭力,維持良好公司形象與客戶信任,達成永續經營目標。

廢棄物管理(負向衝擊) *
若企業廢棄物管理不當,缺乏完善的處置與回收措施,可能導致違規處罰、環境成本上升與外部風險增加,進而損害公司形象與客戶信任。

空氣污染防制(正向衝擊) *
企業若能建立完善的空污排放管理及排放機制,並確保防制設施正常運作,可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維護周遭環境品質,展現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承諾。

空氣污染防制(負向衝擊) *
若空污防制設施操作不當或發生故障,導致污染物排放超過法規標準,將嚴重影響周遭環境,並使企業面臨鉅額罰款及聲譽受損的風險。

生物多樣性(正向衝擊) *
企業若能透過多層次的綠化配置與多樣化的生物環境管理,可將廠區打造成環境友善的生物棲息地,促進生態平衡並展現企業對自然環境的重視。

生物多樣性(負向衝擊) *
若企業於新建工廠時未考量生態保育,可能威脅當地生物棲息地,並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品質。

人與人權面 :

Step3

請根據以下議題對於公司營運與整體治理、經濟、環境、人與人權之衝擊程度進行評估:

.正向衝擊:組織於該議題若有完善執行,對於經濟、環境、人與人權的正面影響(包含已發生、可能發生)。(例如:組織採取措施降低客戶的再生能源成本,因此使更多客戶從使用非再生能源轉向再生能源,進而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

.負向衝擊:組織於該議題若未執行或未執行良善,對於經濟、環境、人與人權的負面影響(包含已發生、可能發生)。(例如:組織為降低產品成本未研發或規劃使用再生能源,可能加速氣候變遷的發生進而促成對周遭環境與生物的負面衝擊。)

人才吸引與留任(正向衝擊) *
企業若能因應就業環境變化,持續調整人才招募方式、員工薪資、健康福利、獎勵與績效考核制度,可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並提升留任率。

人才吸引與留任(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能隨就業環境變化調整相關制度,將難以招攬優秀人才,並可能導致留任率下降。

人才發展(正向衝擊) *
企業若能提供全面性的基礎訓練、專業技能培育及員工職涯發展相關協助,可提升員工能力與滿意度,進而促進留任率與企業長期營運穩定。

人才發展(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提供相關培育或訓練,可能導致員工留任率下降,進而影響企業營運表現。

職業安全衛生(正向衝擊) *
企業若建立完善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措施與政策,包括工作場所安全維護、職災風險管理及員工健康管理方案,可有效預防身心傷害,並促進員工健康與安全。

職業安全衛生(負向衝擊) *
若缺乏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關注與相關服務,將可能導致職業安全風險增加。

人權(正向衝擊) *
企業若針對性別、種族歧視、童工、原住民權益及強迫勞動等議題,對員工管理(如男女同酬、少數族群僱用)及供應商管理(如採購政策、稽核)採取適當措施,可保障人權並維護企業商譽。

人權(負向衝擊) *
若未採取適當因應措施,企業可能面臨違反人權相關法規及道德風險,並影響商譽。

社會影響力(正向衝擊) *
企業若積極規劃並投入公益活動或社區參與,包括偏鄉教育、弱勢關懷、環境保育及敦親睦鄰等行動,不僅可回饋社會,也能維護環境並提升企業正面形象,發揮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投入公益或社區參與活動,可能錯失回饋社會與維護環境的機會,並影響企業正面形象及社會影響力。

治理與經濟面 :

Step4

請根據以下議題對於公司營運與整體治理、經濟、環境、人與人權之衝擊程度進行評估:

.正向衝擊:組織於該議題若有完善執行,對於經濟、環境、人與人權的正面影響(包含已發生、可能發生)。(例如:組織採取措施降低客戶的再生能源成本,因此使更多客戶從使用非再生能源轉向再生能源,進而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

.負向衝擊:組織於該議題若未執行或未執行良善,對於經濟、環境、人與人權的負面影響(包含已發生、可能發生)。(例如:組織為降低產品成本未研發或規劃使用再生能源,可能加速氣候變遷的發生進而促成對周遭環境與生物的負面衝擊。)

誠信經營(正向衝擊) *
企業若展現遵守誠信與負責治理的管理策略,包括反貪腐聲明與行動,禁止收受禮品、勾結及其他不誠信或非法行為,可維護企業聲譽並確保合法合規經營。

誠信經營(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落實誠信與治理措施,涉及不誠信或非法行為,可能面臨裁罰並損害企業聲譽。

經濟績效(正向衝擊) *
企業若維持良好的經濟績效,透過營業收入成長與獲利能力持續提升,可長期穩定地創造企業價值。

經濟績效(負向衝擊) *
若企業經濟績效不佳,可能面臨財務困難與鉅額債務,進而導致營運中斷。

法規遵循(正向衝擊) *
企業若遵循政府各項規範,並針對法規制定相關政策及辦法,要求全體同仁遵守業務相關法令,可有效避免違法事件並保障企業持續營運。

法規遵循(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遵循法規,可能發生違規事件,導致裁罰並影響企業聲譽。

企業治理(正向衝擊) *
企業若建立有效的治理架構,維持董事會及各功能性委員會的有效運作,並提升董事專業與多元性、導入績效評估機制,可強化企業治理並維護股東權益。

企業治理(負向衝擊) *
若企業治理架構不完善,股東、投資人及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可能無法被保障,且降低企業競爭力。

資訊安全(正向衝擊) *
企業若建立資訊安全機制、防護措施及緊急應變處理流程,可確保營運資訊安全及資訊資產受到適當保護,維護企業競爭優勢。

資訊安全(負向衝擊) *
若資訊安全機制不足,企業自身、客戶或供應商的資訊安全將無法得到保障,且可能增加資訊外洩的風險。

客戶關係管理(正向衝擊) *
企業若能有效與顧客溝通服務與產品訊息,了解客戶需求,並維繫良好關係,可提升顧客滿意度並帶來正面的經濟績效。

客戶關係管理(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能維護良好客戶關係,可能導致客戶忠誠度下降,進而影響企業收入。

永續供應鏈(正向衝擊) *
企業若建立完整的供應商與採購政策及機制,包括新供應商遴選、既有供應商評比與稽核、供應鏈永續性及申訴機制,可有效保障產品品質並維護公司聲譽。

永續供應鏈(負向衝擊) *
若企業供應鏈管理不完善,可能影響產品品質及公司聲譽,並導致財務損失。

風險管理(正向衝擊) *
企業若建立完整的風險管理能力,包括辨識各類潛在風險、風險控制機制、監控、預警與停損措施,並識別改善機會,可降低營運風險並提升應變能力。

風險管理(負向衝擊) *
若企業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可能需投入更多時間、財務及人力成本以解決突發風險。

創新與智財管理(正向衝擊) *
考量全球市場變化迅速,為滿足各種不同領域應用的需求,企業若持續強化技術創新並確保產品品質,同時建立智慧財產保護及管理機制,可提升競爭力並保障企業智慧財產。

創新與智財管理(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落實創新與智財管理,可能導致競爭力下降,且智慧財產無法得到妥善保護。

產品責任與品質(正向衝擊) *
企業若能有效管理及監督產品品質,確保客戶收到最佳品質的產品,可維護企業聲譽並提升客戶滿意度與忠誠度。

產品責任與品質(負向衝擊) *
若產品品質不良,可能影響企業聲譽,降低客戶忠誠度,並增加營運中斷的風險。

責任稅務(正向衝擊) *
企業若訂定稅務政策並落實管理策略,透明揭露稅款金額與流向,可負責任地管理稅務事務,提升股東價值並塑造正面企業形象。

責任稅務(負向衝擊) *
若企業未落實稅務政策,可能面臨裁罰,並損害企業形象。

※ 以下欄位為自願性填寫,您可選擇不提供

填表人
連絡方式(電話或E-mail信箱)
驗證碼 *


SUCCESS !



Data is being saved

Thanks for your wait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